干部作為國家政策的執(zhí)行者和群眾利益的代表,其工作態(tài)度和方法直接關(guān)系到政策的落實效果和群眾的滿意度。然而,在實際工作中,一些干部存在“沒苦硬吃”的現(xiàn)象,即在沒有實際困難和問題的情況下,人為制造困難和問題,以顯示自己的工作努力和成效。即便工作條件優(yōu)越,也不懂得利用現(xiàn)有資源,偏愛以“吃苦”為榮。這種做法不僅浪費了資源,還可能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。為了避免這種現(xiàn)象的發(fā)生,應當鼓勵干部注重實際效果而非表面形式,積極引導他們將工作重點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,提升干部的業(yè)務能力和工作效率。
干部應樹立正確政績觀。政績觀是干部對自身工作成效的評價標準和追求目標,正確的政績觀應當是實事求是、以人民為中心的。《論語》中提到:“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?!边@句話告訴我們,君子應當少說多做,注重實際效果。因此,干部在履行職責和開展工作時,應當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不良作風,不應僅僅為了追求表面的政績而人為地制造困難和問題。相反,干部應當深入到實際工作中去,貼近群眾,深入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和困難,積極主動地解決實際問題。
干部應堅持問題導向。所謂問題導向,其核心在于將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作為工作的主要目標,而不是單純地追求任務的完成。正如古代圣賢孟子所言:“不以規(guī)矩,不能成方圓。”這句話深刻地指出了規(guī)則和方法在實現(xiàn)目標過程中的重要性。干部們在面對各種復雜的工作挑戰(zhàn)時,必須堅持問題導向,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嚴謹?shù)呐袛嗔Γ钊胪诰騿栴}的根源,進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。這有助于避免盲目行動和無效勞動,確保工作取得實質(zhì)性成效,為社會和諧穩(wěn)定發(fā)展做出貢獻。
干部應加強自我修養(yǎng)。正如《大學》中所言: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?!边@句話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修養(yǎng)的至關(guān)重要性。在日常的工作中,干部需要不斷地修煉自我,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和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從而增強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,避免盲目跟風和形式主義的不良傾向。當干部具備了較高的政治素養(yǎng)和專業(yè)能力,他們可以在面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情況時,做出明智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。這有助于干部避免“沒苦硬吃”的尷尬局面,真正為人民服務,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。
干部應追求務實作風。務實作風要求干部在工作中注重實際成效,避免空談和形式主義。務實的干部會深入基層,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,而不是僅僅滿足于完成表面的任務。他們將工作重點放在解決群眾最關(guān)心、最直接、最現(xiàn)實的利益問題上,通過實際行動來提升群眾的生活質(zhì)量。務實的干部還應具備創(chuàng)新意識,不斷探索工作的新方法、新途徑,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(huán)境和群眾需求。通過務實的工作作風,干部能夠更好地服務群眾,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,從而推動社會的和諧與進步。(王龍?zhí)臁⒗ッ鞲咝聟^(qū)黨群工作部供稿)
(責任編輯:君君)